客户端 手机访问:m.scgfw.com 取消固定
首页 > 诗词大全 > 宋代诗人 > 包恢的诗
查询到包恢的古诗一共 192 首!
  • 126、《题碧岩二首
  • ·包恢
  • 万山拥碧屹不动,万石嵌崖何可攀。
    似这立身须定得,定时方始是牢关。...
  • 129、《挽陈和仲二首
  • ·包恢
  • 川流近海学易至,源出慈湖派独清。
    进佩龙泉秋水洌,退怀骊颔放珠明。
    介真不以三分易,枉自无容一尺轻。
    年未半生纡远道,哀哉何限不平鸣。...
  • 130、《偶成五首
  • ·包恢
  • 南风正起北风微,谁谓秋高尚马肥。
    但朱金飚摧落木,和根亦仆似何归。...
  • 131、《同陈守游碧落洞二首
  • ·包恢
  • 揽辔驱驰始得閒,便陪五马访名山。
    恍如境出青霄外,真是身游碧落间。
    地辟天开非假凿,崖高壁立自成关。
    奇奇怪怪离名状,独荷元龙许附攀。...
  • 132、《马上口占感梅感事二首
  • ·包恢
  • 巡历郡邑间,人若未厌弃。
    夹道争向观,疑我形孰似。
    得之道听余,咸谓物吐气。
    老奸与宿贜,神夺而心悸。
    预知犯难逃,已多速奔避。
    先尝受其赇,今皆偿之既。
    非慑使者来,安得自知畏。
    予默揆诸心,斯言未深契。
    一切气不美,先儒说有味。
    彝伦若尽去,太半为鬼魅。
    禽兽争食人,殆盈野盈市。
    迹其所作为,殆恶过异类。
    不洁食不饱,甚焉官与吏。
    惨酷以济之,甚若豺虎噬。
    岂直如得情,哀矜至流涕。
    刑法用当穷,根本惕若厉。
    岂谓犹有民,能喜使者至。
    或鞠躬焚香,或远送旗帜。
    望来漳民情,原留泉民意。
    此犹硕果然,不食生可觊。
    惟知有罪者,患不速去离。
    何啻千百辈,施行才一二。
    自叹水一杯,孰救炎火炽。
    伤心复伤心,竟夕不能寐。...
  • 133、《送旴江吴守以言归二首
  • ·包恢
  • 斩新政令别规模,迎刃恢恢解有余。
    去就虽轻心自若,佞贤乍变事如何。
    籴为民患祈从免,社植根深恶始除。
    似此欲为尚何限,归欤千里竞攀车。...
  • 134、《偶成五首
  • ·包恢
  • 柔条嫩叶春新媚,劲干刚枝岁久磨。
    忺厌人情每相反,欲支大厦问凭何。...
  • 135、《李养源自号蒙泉求诗于东包某作此以赠之
  • ·包恢
  • 水象童蒙,以出伊始。
    泉乃白水,出自艮止。
    天一初生,纯一清明。
    厥初始达,犹元而亨。
    当其蒙稚,涓涓犹细。
    及其渐进,混混未上。
    如玉与珠,不曰白乎。
    如冰与雪,湛不可污。
    反求诸己,心正如是。
    有生之初,纯白纯懿。
    养之於蒙,作圣之功。
    大人不失,与赤子同。
    圣如夫子,皜彻表里。
    溥博渊泉,浩浩渊渊。
    皓如银河,月流星连。
    仰观先圣,本同一性。
    自始失养,遂终失正。
    气或杂之,内欲蔽伊。
    官或不思,外引远而。
    蒙反成失,白反变黑。
    黑水西流,清渭南隔。
    君在家庭,羽若少成。
    异彼污世,同流浊泾。
    外引内欲,永绝勿赎。
    蒙养宜深,洊羽宜熟。
    濬发尔源,如发蒙然。
    放乎四海,波涛际天。
    学有源委,海可至矣。
    所不然者,有如白水。...
  • 136、《临江合皂李仲章以省轩求诗
  • ·包恢
  • 心之精明,不远伊迩。
    胸中若正,瞭焉眸子。
    举目有证,莫切於视。
    孰名曰省,少目取义。
    目当少时,湛湛精睟。
    其光神全,其见专致。
    老目为耆,则与少异。
    非徒以目,而分老稚。
    惟目如少,吸可取譬。
    实省在心,省当如是。
    如开双明,洞见万类。
    心难常存,省不可替。
    心难常觉,省不可离。
    心本善者,孰非纯懿。
    心不善者,孰非私利。
    省与不省,善恶关系。
    省者如醒,不省如醉。
    省者如寝,不省如寐。
    省者如活,不省如毙。
    果能自省,卓然奋励。
    暗室不欺,屋漏不愧。
    如目万象,无有掩蔽。
    一不自省,冥然罔记。
    外物交引,内无纷炽。
    如目老昏,无非障翳。
    二者相远,宜知敬忌。
    聂君少年,有目可贵。
    以省名轩,轩豁无滞。
    惟道无穷,要在远诣。
    惟言多穷,要履实地。
    惟难有常,勉无失坠。...
  • 137、《和陆伯微韵二首
  • ·包恢
  • 百荐锋难敌,伊谁是特知。
    近尝繙戆说,久惜负胸奇。
    整顿须教早,招来已恨迟。
    英豪施异说,勋业定相随。...
  • 138、《江心寺
  • ·包恢
  • 心无倚着绝沉浮,力破回澜岿独留。
    远过金山推碧玉,屹如砥柱立中流。
    木犹桂在月中植,人似身来镜里游。
    况是清秋方净练,真成银汉着孤舟。...
  • 139、《再和二首
  • ·包恢
  • 石为云盖上垂旒,水和冰壶一击球。
    似笋反生悬碧玉,如簪倒插挂青瑠。
    外犹虎踞风回啸,内若龙蟠气转幽。
    尚想初时开辟意,何时更共尔游休。...
  • 140、《过峡山寺
  • ·包恢
  • 庚岭分来峙两山,夹山成峡水万湾。
    上林下石森双障,南海西江屹一关。
    水若龙藏涵碧色,山如虎伏出苍颜。
    人来人往消何许,谁似山长与水閒。...
  • 141、《送蒙斋赴召六首
  • ·包恢
  • 大钧正旋转,坱圠方无垠。
    乾坤用六子,乃使天下春。
    震子实为长,龙蛰屈不伸。
    不一动则止,一动化万新。
    嘉熙再仁孝,斯时召斯人。
    宇宙在乎手,万化生於身。
    机关一开阖,斩新出精神。
    日月无点翳,太虚绝纤尘。
    毫发靡遗恨,谁能疵大醇。...
  • 142、《雨后观新荷
  • ·包恢
  • 中夜平旦尔,净把天宇洗。
    此时气之清,隐映如有体。
    挹之莫可得,挥之不能靡。
    外不隔毛发,内透彻心髓。
    轻清孰为天,天也不离此。
    因行过东湖,荷叶恰新美。
    柔茎柄圆盖,嫩绿出清泚。
    下承之浮萍,铺锦杂青紫。
    洒洒无一尘,生意正济济。
    欲辩已忘言,无声臭至矣。...
  • 144、《送蒙斋赴召六首
  • ·包恢
  • 四世凡五公,贵盛古自昔。
    於我如浮云,光前在仁宅。
    仰观我(上契去大加糸)斋,江汉濯之白。
    下视世所羡,腰黄眼前赤。
    度越此流辈,人何啻千百。
    希舜尘野居,介然有如石。
    尝为耳目人,天子屡前席。
    义难若是恝,命岂可终逆。
    非如一小官,去就惟我适。
    况当有道时,丘自不与易。
    世方厄三空,实当有长策。
    心肝奉至尊,忧劳敢云斁。
    行矣金玉声,智勇全赵璧。...
  • 145、《和陈七峰七诗韵
  • ·包恢
  • 上达何外暴,真乐非幽园。
    凡有动於境,恐皆离乎天。
    我自淡不厌,彼徒争相喧。
    峰高果峻极,无论百千年。...
  • 146、《送蒙斋赴召六首
  • ·包恢
  • 尝闻魏仲英,谓仕欲行志。
    后宫权豪等,损去志乃遂。
    如云皆不可,隐身是为智。
    此志虽可称,一节非道备。
    不闻政适人,格心第一义。
    如未可与权,当道岂易致。
    齐王好货色,孟子不少刺。
    导之百姓同,王道真易易。
    自实学不明,言与实难离。
    何能格一非,适以滋众伪。
    最是讲说多,虚文只成赘。
    经或不如史,祸福可趋避。
    下至不害伯,犹能救时弊。
    此可观世变,言之横涕泪。
    道本无不通,君子当不器。...
  • 147、《送蒙斋赴召六首
  • ·包恢
  • 扶颠而持危,在天下大势。
    拨乱而存亡,在国家大计。
    一司一事间,未足系兴替。
    马援为郡守,尚不屑烦细。
    以大姓黠羌,不容有违戾。
    况为公与卿,不思大经济。
    今大姓黠羌,几倍过汉世。
    中有根木存,犹在加护卫。
    大都如弈棋,败局如已逝。
    如有一胜着,败乃以胜继。
    巽当知衡权,是乃德之制。
    果哉末之难,圆神妙龟筮。
    原言其吉凶,大辟天地闭。...
  • 148、《和陈七峰七诗韵
  • ·包恢
  • 乾坤露端倪,宇宙几奇怪。
    万化俱万章,一视靡有界。
    即此分真文,於外本无待。
    所原学如何,岂不信兹在。...
  • 149、《送蒙斋赴召六首
  • ·包恢
  • 广大中精微,如崇下履卑。
    川流本敦化,溥博时出之。
    刚毅发秋凛,宽裕融春熙。
    聪明靡偏照,密察不失时。
    权度心为甚,圣人良在兹。
    思睿睿作圣,无思无不思。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