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学仙二首》
年代:唐 作者: 韦应物
昔有道士求神仙,灵真下试心确然。千钧巨石一发悬,
卧之石下十三年。存道忘身一试过,名奏玉皇乃升天。
云气冉冉渐不见,留语弟子但精坚。
石上凿井欲到水,惰心一起中路止。岂不见古来三人俱
弟兄,结茅深山读仙经。上有青冥倚天之绝壁,下有飕飗万
壑之松声。仙人变化为白鹿,二弟玩之兄诵读。读多七过可
乞言,为子心精得神仙。可怜二弟仰天泣,一失毫厘千万年。
卧之石下十三年。存道忘身一试过,名奏玉皇乃升天。
云气冉冉渐不见,留语弟子但精坚。
石上凿井欲到水,惰心一起中路止。岂不见古来三人俱
弟兄,结茅深山读仙经。上有青冥倚天之绝壁,下有飕飗万
壑之松声。仙人变化为白鹿,二弟玩之兄诵读。读多七过可
乞言,为子心精得神仙。可怜二弟仰天泣,一失毫厘千万年。

名句推荐
名句大全
最新收录
如果一段感情,没能够把你变得越来越好,反而只是让你变得患得患失,喜怒无常,那很不幸,这不是一段好的感情,一段好的爱情是,把对方变得越来越好,然后在一起,共度余生。
现代好文
青春,如一阵轻风,悄然而来,带着蔚蓝色的天空和挥之不去的色彩。你和我,我和你,身着一朵云做的霓裳,飘零着衣襟,踏着点点字红,静静地来到这洒满文艺的天空。与文字作伴的天空,我想,若浮光掠影过后,定是静谧如虹,而你我都在这虹里,演绎着我们一起爬格子时,略过的青春。
现代好文
春去秋来,季节更迭,风雨几度,虔诚几许,静守岁月深处,篆刻的约定依然伫立在那年的记忆力。风,依然是最初的姿态,念,依然是最初的颜色。光阴如水,寂寞轻染,唯有心间一枚盈香暗展,卷首着凄美的薄凉,剪一段清愁,研一池墨香,写意成最初的模样,也能在静夜里吟唱那淡淡的忧伤。
现代好文
某时,会责怪时光走的太急,那么多青葱岁月,杏花微雨的时光,一不小心便走成了恍然如梦。翻开记忆的篇章,依旧会在某个章节停留,那些半韶余凉,落红满地的叹息,仿佛是宣誓结局里的尾声,沿着记忆的影子一层一层的长,之后,又一寸一寸的凉,直到渐成为眼底淡淡的一抹哀伤。
现代好文
好像突然有了铠甲,也突然有了软肋。
现代好文
《马嵬》
海外徒闻更九州,他生未卜此生休。
空闻虎旅传宵柝,无复鸡人报晓筹。
此日六军同驻马,当时七夕笑牵牛。
如何四纪为天子,不及卢家有莫愁。
空闻虎旅传宵柝,无复鸡人报晓筹。
此日六军同驻马,当时七夕笑牵牛。
如何四纪为天子,不及卢家有莫愁。
作品赏析
《马嵬》为咏史诗,以李隆基(唐玄宗)、杨玉环(贵妃 )故事为抒情对象。
诗开首即说“海外”,指杨玉环死后,唐玄宗曾令方士去海外寻其魂魄,在海外仙山会见了她,杨授以钿合金钗,并坚订他生之约的传说故事而言。诗人以玄宗心情设想,直说九州更变,四海翻腾,海外徒然悲叹,而“他生”之约,难以实现。三四句承上铺写。“空闻”、“宵柝”,即未闻“宵柝”;“无复”、“报晓”,即不用“报晓”。此皆承上两句“ 徒闻 ”、“未卜”之意,暗指杨玉环被缢于马嵬事。五六句转入实事。“此日”指贵妃赐死之日,“当时 ”指七夕相约之时。“ 六军同驻马”指禁军哗变,李、杨两人的爱情也一同“驻马”了,幻灭成空。“七夕笑牵牛 ”,意为七夕之夜,长生殿上两人曾欢笑密约,并笑牵牛织女一年一度相见之短暂;“ 当时”曾“笑”他人,而今却不如牵牛织女之长久相恋;相比之下,令人可悯而又可笑。诗人把六军愤慨之情与长生殿秘密之誓,相映成趣,议论深刻,笔锋犀利。七八句以反诘语气反衬作结。“纪”,岁星十二年一周天为一纪,玄宗在位四十五年 ,约为四纪。“莫愁”古洛阳女子,嫁为卢家妇,婚后生活幸福。此言贵为天子,但反不如百姓的爱情甜蜜 ,生活幸福 。诗人借“莫愁”以寄托感慨。以“如何”来反问,暗含指责。
本站部分赏析内容来自网络或网友提供,旨在弘扬中华文化,仅用于学习交流,部分未署名皆因原作者无法考证,如侵犯您的合法权益,请及时通知我们,邮箱:service@scqw.cn
写赏析
李商隐简介
